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企业文化/员工风采
【“书香交投”读书心得选摘】基础公司 王彦卿
发布时间:2016-10-17 00:00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读书心得
(作者:基础公司 王彦卿)

    最近,我阅读了《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一书,对褚时健的人生历程有所心得,88岁的褚时健从“烟王”变身“橙王”,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跟随他种橙的110户农民,每户每年可以挣3万到8万元。曾经名震四海,后又销声匿迹的褚时健,现在又意外地回到社会公众的视线里,并且带来了美味、可口的橙子。他的辉煌开辟了一个时代,他的悲剧也结束了一个时代。如今,他以独特的方式继续证明着自己存在的意义。
    一、褚时健人生历程简介

    褚时健于1928年出生在云南省玉溪市的一个农民家庭,自1979年10月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后便荣誉不断:1990年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在其领导玉溪卷烟厂(后为红塔集团)的18年里,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其中仅“红塔山”的品牌价值就达400多亿。褚时健的不平凡在于:在他的带领下,玉溪卷烟厂由一个根本不知名的小企业,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国际著名烟草企业集团。1995年,褚时健因为被人举报而被调查,并于1997年7月正式被捕,最后锒铛入狱。此前,他的女儿褚映红和妻子马静芬也被河南省洛阳警方控制调查,1995年12月女儿在被扣押期间自杀。1999年1月,褚时健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减刑为17年,2002年初获准保外就医。

    2002年,获得人身自由的褚时健投身冰糖橙这个行业,当时云南的冰糖橙市场已经饱和,但当他吃到来自澳洲的进口橙子时,就想创立自己的品牌。熟悉褚时健的人说,这就和当年他看到国外的著名香烟品牌万宝路时的反应一样,一个劲儿地想要创造中国自己的高档香烟品牌。白手起家困难重重,但是用褚时健自己的话说:“我是边学习、边总结,并且和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朋友们进行了长期的合作研究,过程中困难的确遇到不少,比如糖分、酸度、日照等情况都需要细致应对。同时对于肥料的配制,灌溉用水的选择都花了大心思,尤其灌溉用水都是从远处特别运来,以保证橙子味道的纯正。”,“我一直鼓励自己,要做就要成功,要做就要做好”。凭着自身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最终获得了现今橙王的美誉。

    人生沉浮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起着决定性影响呢,以下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二、个人原因分析

   (一)优秀的品格

    复杂、曲折的人生锻造了褚时健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品格。从褚时健的人生轨迹看,他几经磨难任然屹立不倒,在遭遇了事业失败、被迫结束政治生涯、丧女之痛、牢狱之灾一系列人生惨败之后,在75岁的花甲之年仍然能够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力排众议,最终造就了一个全新的“褚橙”品牌。晚年的褚时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重新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同时拉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批农民的富裕,这与他优秀的人生品格密不可分,“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褚时健完美地诠释了这一格言。

    (二)敏锐的战略眼光

    玉溪卷烟厂曾经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曾一度徘徊在生存与倒闭的边缘,根本无从谈起发展二字。褚时健担任厂长后,披荆斩棘,以非凡的胆识和能力,用18年的拼搏,使这家小厂成长为每年创造利税数百亿元的大型集团。这样的成绩,显然不是一些人所认为他掌握了“一个国有垄断型的、并且实行专营的特殊行业”那么简单就能够获得,一个简单的道理是——仅中国国内的烟草企业当时就数不胜数。当时,在烟草制造企业林立的中国,褚时健能够及时抓住烟草行业的发展机遇,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国际著名烟草企业集团,企业成功的背后与领导者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强有力的执行力是密不可分的。

    (三)未能时刻保持警醒

    褚时健带领企业成功发展后,一时求他写条子批烟的人络绎不绝,而他本人未能一如既往的坚持原则,收受了商人的贿赂,虽然受贿金额与他做出的贡献微不足道,但是仍然是触犯了国家法律,违法必究,褚时健辉煌的人生之路在他71岁时偏离了航向,受到了法律的惩处。“烟王”的倒下再次有力的告诉我们,法制社会下,无论什么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符合“规则”,依法经营、依法办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三、环境原因分析

    (一)“烟王”覆灭的环境因素

    褚时健和玉溪卷烟厂控制了最优质的原材料,这实际上比起当年所宣扬的“烟田是第一车间”的管理观念要深刻很多。通过原料控制,进而打通产供销三者分立的体系,褚时健当时冲破了中国烟草经营分立的格局,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力量。在计划经济年代,这种力量使他的烟企迅速在西南边陲崛起,名牌“红塔山”的诞生,更使他在计划经济的体系内获取了特权——玉溪卷烟厂可以采用浮动价格出售自己的计划外香烟,大量资金涌进玉溪卷烟厂,拿到褚时健的条子,就意味着一夜暴富。

    就这样,褚时健一步跨进了市场经济,成为财富漩涡中心的人物。正因他多年来的积累和破局,使他自己成为各种利益、各种关系的漩涡中心,身在漩涡中心,拥有了危险的权力。在缺乏严格法律环境和配套市场机制的社会里,一个随手批几个字就能换取无限财富的人,如何自处才能毫无风险?显然,即使聪明智慧如褚时健者,也没能给我们这个答案。随即而来的关于褚时健“罪与罚”的审判,在当年引起轰动,一方面是人们对烟王命运的关注;另一方面,人们确实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的类似现象有普遍的共鸣。
    (二)“橙王”崛起的环境因素
    开始种植褚橙的时候,褚时健还是保外就医,从人生巅峰跌落谷底,种种打击并没有摧毁褚时健。在他身上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企业家的素质:直面残酷现实并且击败它。
    1.定位:要种最好吃的橙子
    选择种植“褚橙”,源于褚时健当时了解到美国新奇士,他说:新奇士的外观漂亮,口感不行,价格却卖得很贵。一个有利条件是,橙子是他老家云南华宁县的传统作物。他后来常告诉员工,现在还不能得意,如果哪天橙子的外表、口感都超过了新奇士,那才是真正的牛。褚时健说:“干什么都要争第一!”
    2.资源:人脉架起创业路
    褚时健非常舍得投入,果园修了足球场大小的水池,用于果林灌溉;引水工程大概花了几百万元;有机肥料厂、冷库、鲜果厂大概花了900万元;另外还有土地流转费用、修路等费用;每年人工费用是200多万元。这些钱是褚时健找他原来的部属和朋友借的。
    70多岁的人出狱后孑然一身,4000多万元创业资本从何而来?褚时健曾经梳理了在红塔集团时的人和事,由于之前他的声誉很高,尽管被判入狱但对他的信誉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是曾经的部属和朋友们纷纷解囊支持,让褚老如愿以偿实现创业梦。
    3.管理:以身作则深入一线
    “褚橙”有褚时健本人的人脉、资源、名气等因素的加成,但“褚橙”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最本质的原因还是褚时健把他的企业家管理能力运用到种植中。褚时健到果园时,吃住就和工人一起,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深知工人的想法和情况。凡事亲力亲为,重视技术,永不满足,力争第一,这些都是褚时健到84岁仍未丢弃的性格标签。从2002年开始种植自己并不熟悉的冰糖橙后,他更要依靠自己对细节的严格掌控,确保二次创业的成功。
    4.激励:利益与员工捆绑
    每年人工成本200多万元,一部分是支付给农民的。果园按照面积又转为承包给农民管理,每月支付农民500元工资做生活费,到摘果的时候,按照公斤数量给予农民奖励。
褚时健采取激励措施,将果园的利益与农民利益捆绑在一起。农民非常现实,满意就干,不满意就不干。褚时健与农民打交道数十年,能把握农民的心态。
    四、组织原因分析
    对于褚时健在人生巅峰时期踉跄入狱的经历,至今还引发诸多争议。很多人认为,褚时健是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他应该拿的钱。但也有学者称,是国家给了褚时建一个成功的平台,国家也给了他应有的报酬和荣誉,他只是为国家打工的一个职业经理人,而他则把自己当主人,没有把位子摆正。更理性的声音则指出,是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葬送了褚时建的政治和职业生命。褚时健的案件引发了国企高层薪酬改革的反思,在他被判刑的第二年,红塔集团新总裁拿到了100万的年薪,而褚时健当了18年的厂长,全部收入仅有60多万元,不足新总裁一年的工资。
    时代变迁,个体与组织的矛盾冲突一如既往。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国企高管对利益的追求,其实缘于体制内外穿插对比所生的身份焦虑,迫切渴望政治或物质肯定,一旦求之不得,反而激发了追求欲望。从这个角度讲,像褚时健那样挑战政策底线的事件从未停息,它们只是隐蔽起来,以另外的方式上演。
    任何时候,好的制度都应激发生产力发展,而不应禁锢它。时下,国企高管年薪制备受诟病,以国有资本获得的垄断利润究竟如何分配,享有政治待遇的国企高管在市场格局中如何定位,获罪高管复出后何以重回领导岗位?这些问题与国企本身的存在一样,尴尬,但无法回避。